GB/T 11026.1-2016 是中國國家標準,其標題為《電氣絕緣材料 耐熱性 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試驗結果的評定》(Electrical Insulating Materials - Thermal Endurance - Part 1: Ageing Procedures and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
該標準規定了電氣絕緣材料的耐熱性試驗方法,用于評定電氣絕緣材料在熱老化條件下的性能穩定性和耐久性,以及預測其在實際使用中的耐熱性能。
一、范圍:
GB/T 11026 的本部分規定了用作獲得耐熱特征參數的一般老化條件和程序,并給出使用GB/T 11026其他部分中的詳細規程和準則的指導。
注1:最初制定本部分是為了供電氣絕緣材料及其簡單組合體使用,但這些程序被認為是更具有普遍應用性以及
能夠廣泛地應用于那些非電氣絕緣用材料的評定。
注2:在使用本部分時,假設引起預定性能變化所需要時間的對數與相對應的絕對溫度的倒數之間存在著線性關
系(Arrhenius 關系)。
注3:為了有效應用本部分,在所研究的溫度范圍內,應該不發生轉變,特別是一級轉變。
注4:GB/T 11026的所有其他部分,仍舊用術語“絕緣材料"來表示“絕緣材料及其簡單組合”。
二、試驗項目:
高溫老化試驗等。
三、試驗設備:
高溫烘箱等。
四、文檔獲取:
添加微信:15322932685 獲取
五、試驗程序(部分):
對TI測定,宜把試樣曝露于不少三個,最好四個或以上的溫度下﹐這些溫度應包含有足夠范圍,以便能證明到達終點時間與熱力學(絕對)溫度倒數之間的線性關系。
為了減少在計算相應的耐熱特征參數中的不確定性,需要仔細選擇熱曝露的整個溫度范圍,注意下列要求(如果項目所需時間為20 000 h,見5.1.3):
a)測定TI時,最低的曝露溫度應是能使測得的終點的平均時間或中值時間大于或等于5 000 h(見5.1.3);
b)為確定TI而進行的外推應不大于25 K;
c)最高曝露溫度應是能使測得的終點的平均值或中值時間大于100 h(如果可能,小于500 h)。
對某些材料,也許不能達到終點時間小于500 h而仍保持足夠的線性度。然而,重要的是,對相同數據分散性而言,較小的平均終點時間范圍將導致結果的較大的置信區間。
有關如何應用非破壞性試驗,檢查試驗或破壞性試驗的試驗判斷標準,5.8提供了詳細的說明。
表1給出了初始選擇建議的曝露溫度和時間的指導。
附錄B給出了在確定時間和溫度中有用的若干推薦和建議。
通過遵循 GB/T 11026.1-2016 標準,可以對電氣絕緣材料的耐熱性能進行標準化的測試和評估,從而確定其在熱老化條件下的穩定性和耐久性。這有助于電氣絕緣材料制造商和使用者了解材料的耐熱性能,確保其在電氣設備中的可靠性和長期穩定性。